close
臺灣經濟何時苦盡甘來?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陶冬

“臺灣還要苦多久?”在KPMG的一個論壇上,主持人今週刊的梁永煌社長對筆者有此一問。

此問反映出今日臺灣市場的焦慮,折射著臺灣民眾的苦悶。“馬上好”,如同其他選舉宣傳廣告一樣,從市面上消失了。萬眾期待的“520”行情並未露面,臺灣股市反而重重地跌了一下。

也許梁社長的提問,本身就有問題。兩岸週末直航已經開通,大陸遊客也現身桃園機場,但是這些對於困境中的臺灣經濟,幫助實在有限,杯水車薪而已。臺灣經濟何時苦盡甘來,不取決於馬英九是否當選,也不完全取決於兩岸關係有無改善,根本在於臺灣經濟何時能夠成功轉型。

蔣經國之後,臺灣在經濟發展上就沒有了vision,再也沒有見到具有前瞻性思維的領袖。 馬英九上臺,為人們帶來了希望,提供了遐想的空間,但是並沒有給掙扎中的臺灣經濟提供一個轉型戰略。沒有整體的戰略,政策往往缺乏重點,缺乏連貫性,它們的長期效果多數時候並不理想。

筆者看來,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屬平面鋪開,內容繁多但缺乏重點,更沒有將此與臺灣自身的轉型聯繫起來。兩岸溝通上知己不知彼,無的放矢之處頗多。另一方面, 馬英九既要經濟好處,又要和談免談。其實經濟牌是北京制約臺灣走向獨立的主要籌碼,馬英九式的“政經分開”,無異于“既要馬兒跑得快,又要馬兒不吃草”。 北京對臺北禮遇有加,兩岸間小的突破還會有,不過以馬英九目前所擺出的姿勢,筆者相信“中國因素”在可預見的未來,難以成為推動臺灣經濟轉型的主要動力。

臺灣在金融領域裏,積極爭取成為區域金融中心。臺灣擁有巨額財富是實情,不過這並不是搖身變為金融中心的充分必要條件。當外資進入國內市場還需要申請登記時,當國民資產出國還面臨上限時,臺灣與香港、新加坡相比還是有明顯的差距。

有科技公司宣佈回台作一次或二次上市,對臺灣營商環境、資本市場投下了信任的一票,的確值得慶祝。但是一枝花帶不來一個春天。只有經濟的轉型、企業的繁榮,才能真正使資本市場進入新的境界。

每天僅有173名大陸遊客訪台,對翹首以待的臺灣旅遊業,乃是一個重大失望,離政府每年100萬人的額度相差甚遠,較大陸每年4000萬遊客進入香港更是 天壤之別。這裏有奧運會帶來的一次性遊客下降,不過臺灣遊價格偏貴、有吸引力的景點少,也是重要的原因。筆者暫時看不出臺灣成為香港或夏威夷。

十二大基建專案是馬英九內閣“拼經濟”的重頭戲,欲與蔣經國時代的十大基建相媲美。不過蔣經國時代的臺灣經濟適逢高速增長期,基建擴張打通了經濟瓶頸,提 高了企業效率,為臺灣出口業的崛起立下汗馬功勞。換言之,基礎設施建設乃載體,它們為經濟發展提供幫助而非經濟發展本身。將基建作為經濟發展的主打,對於 一個已基本成熟的經濟體來說,頗有本末倒置的感覺。

今天臺灣最缺乏的,是對臺灣經濟未來的定位,一個既具前瞻性有又可操作性的重新定位。只有有了清晰的目標,知道十年後的臺灣應該是什麼樣,政策才會有的放矢,商民才有努力的方向。

十年前的新加坡,同樣深受產業空洞化困擾,製造業出現結構性萎縮,經濟亟需轉型,尋找新的出路。新加坡將自己重新定位為金融中心。為此政府通過一系列稅務 優惠和政策鬆綁,吸引海外基金,擴充交易平臺/產品。新加坡在外匯交易、衍生產品交易、商品交易,以及對沖基金設立上屢有斬獲。近來趁瑞士被迫向歐盟提供 客戶資料,新加坡大力吸納私人銀行客戶,資金流入激增,儼然成為亞洲的瑞士。

香港在經濟轉型中對自己的重新定位是,背靠大陸、面向世界。在政府政策和商界努力之中,香港已經成為了中國的紐約和佛羅里達。韓國的經濟轉型是,加大 R&D投入,通過技術和品牌的提高,打造世界高端的主流消費品。連菲律賓也在轉型中重新定位,菲傭、外勞等勞務輸出收入占到該國GDP的10%, 儘管不漂亮,也算是一個運作模式。

令人遺憾的是,臺灣始終未能實現自我重新定位,遑論轉型戰略。沒有全盤的策略, 政策上一定是各自為戰,有時甚至是 “一心搏二兔”。缺乏清晰的大局觀,無法用戰略性思維來統帶、協調具體的政策,是臺灣經濟近年落伍的深層次原因。沒有這些,兩岸解凍、企業回台、基建投資只能對臺灣經濟提供一時性的利好,但是難以做到真正的轉型,“臺灣還要苦多久”也就無從得到滿意的答案。

筆者認為,臺灣的金融業缺少優勢,從監管到產品,從人材到機場,臺北都不足以同香港、新加坡或東京在金融領域競爭。旅遊業有發揮的潛力和空間,但受自身自 然景觀和人文歷史的制約,難成支柱產業。臺灣所擁有的世界級的競爭力,主要集中在IT領域。從晶圓到液晶電視,臺灣在許多科技領域的創造力驚人,而且還有 OEM等生產流程上的創新。不過IT產業同時受到缺乏消費品牌和“中國製造”競爭雙重夾擊,暫時還沒有出現Intel、三星那樣傲視群儕的突出企業。但是 臺灣有世界上罕見IT集群優勢,在中國大陸的生產基地的運作多數也好過其他外資。臺灣本身的內需市場狹窄,但是大陸市場很大而且增長迅猛。不少臺灣產品在 大陸已經成功地闖出了品牌和市場渠道。

如果規劃得當、執行得力,臺灣有能力打造出一個可以媲美矽谷的亞洲IT中心。要做到這點,臺灣必須:1)堅持創新和R&D投資,2)維護知識產 權,3)大量引進大陸科技人才,4)緊貼市場,建立品牌,5)依靠大陸市場,放眼全球消費。同時從創業基金到IPO上市,資本市場必須與此全面配套,滿足 科技產業高投入、高風險、高利潤下的獨特資金運作需要。

筆者是IT門外漢,這裏並非試圖為臺灣經濟重新定位,而在於抛磚引玉。不過無論如何,臺灣必須要有一個戰略性的考量和策劃,籌謀長遠發展方向,以我為主,有取有捨,立足未來,產業傾斜。唯有如此,大陸政策才能有的放矢,基建建設才能為虎添翼,臺灣經濟才能真的苦盡甘來。

 

本文原載於財訊月刊,為個人觀點,並非任何勸誘或投資建議。


文章引用自陶冬的博客: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67a66b00100ag9u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艾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